English

文坛剽窃者“技术”花样翻新

1998-08-26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羊城晚报》消息,把别人的文章原封不动地抄一遍,然后署上自己的名字拿去发表,这样的剽窃手法现在看来已经有点“落伍”了。寄居北京的职业作家古清生最近遇到的蹊跷事说明文坛剽窃者的剽窃花样在翻新,“技术”在“改进”。

今年4月,《IT经理世界》向古清生组稿,古寄了一篇《草莓沉浮》投去,很快便刊发。但是,不久以后,古清生收到《大众日报》、《河南工人报》等报刊的朋友的函件和电话询问:我们收到署“古清生”之名、但寄自湖北的《草莓沉浮》一文,这是怎么回事?搞得古清生莫名其妙。

索来原件一看,文章是他的,一个字也没有改动;署名也是他的。问题是文稿末尾的联络处为“湖北省××国际文稿部”。古清生明白自己的文稿被窃用了。窃用者不图名,只图利。这家文稿部把古的文章天女散花般投向各地报刊后,本来应归古清生所有的稿费便源源不断地汇到这家文稿部去了,他们可谓是坐收渔翁之利。这一来就苦了古清生了,这位数年前只身一人前往北京、完全靠写作维持生计的职业作家,非但没有得到一分钱稿费,还背了一个“一稿多投”的恶名。

古清生愤怒之余,准备聘请律师诉诸法律。他说,要“让那个不事写作而总是到邮局取稿费的家伙到法院去说说他的‘新创收思维’符合哪条法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